以學曆案為載體的宸星課堂是我校課改的一大特色,随着學校關于學曆案的大課題的階段性收尾,拱宸中學将課堂研究與實踐繼續深入,進入到3.0版本的課堂探索中。
我們相信課堂教學需要始終秉持“優質均衡”的發展理念,進入新的階段,我校将重點圍繞“課堂均衡”開展實踐與研究。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優質的課堂資源,這是我們努力開發每一位學生潛能的保障,因此,我們堅定地相信,宸星學子在3.0版本的課堂中,将會享受更充分的真實學習。
3.0版本的學曆案課堂相較于此前的研究,我們融入了兩大特色,即“課堂均衡”和“校内專家點擴散指導”。“課堂均衡”,我們的各個學科在同一年級全面鋪開,形成均衡态勢。“校内專家點擴散指導”,是借助于本校名師、優師、研究力強的骨幹教師為核心的專家團隊進行便捷式、擴散性指導,在最有效的時間與空間内幫助組内教師充分學習。
2018年11月承辦了拱墅區第一屆以學曆案為載體的“教---學---評”一緻性現場活動,我校同時展示了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和社會五大學科的學曆案展示課,專家都非常肯定,當然還有許多地方還要進一步探索。2020年12月份我校開展3.0版學曆案教學展示活動,本次教學展示活動主題是“以學曆案為抓手,研讨學為中心如何落地”。具體安排如下:
12月24日上午,我校初一科學組的三位優秀教師——工會主席備課組長周争榮老師、學生發展中心副主任杜鵑老師和骨幹教師李春燕老師分别向我們呈現了三堂以學曆案為載體的教學展示課,三堂課各具特色,精彩紛呈。
李春燕老師帶來的是“物态變化專題之升華與凝華”一課,她首先通過“碘的物态變化”實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巧妙引出了“升華與凝華”兩個概念。接着,李春燕老師啟發學生從微觀角度進行思考,剖析升華與凝華的實質,并通過生活中相關的自然現象加深學生的理解。接着李老師又帶領學生領略了“幹冰降雨”、“幹冰造霧”等一系列幹冰的妙用之處,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又能鍛煉其應用新知、解釋現象的能力。
周争榮老師則展示了“物态變化專題之汽化(沸騰)”一課。周老師由現象及本質,以水沸騰實驗為基礎,通過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得出沸騰的條件、沸點等相關知識,并由表及裡,利用微觀模型透析沸騰實質,繼而通過沸騰與蒸發、沸點與熔點的比較,明确了沸騰的特點與沸點的概念,同時還結合了諸多生活現象,鍛煉了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現象的能力。
杜鵑老師為我們帶來了“汽化(沸騰)”一課。首先,杜鵑老師以沸騰實驗為出發點,設置了多種形式,如文字、圖像等讓學生描述現象,并進行歸納總結;繼而從宏觀現象深入至微觀原理,帶領學生對沸騰的本質進行了探究,同時結合了許多生活中有趣的現象以開拓學生的科學思維。
在活動的最後,吳文萍老師從學曆案撰寫、課堂教學等多方面細心點評了三位教師的課:
吳文萍老師點評:
升華和凝華現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但由于生活中這兩種物态變化現象都比較緩慢,難以被學生直接看到,學生難以接受物體不經過液态,在固态和氣态之間直接進行轉化,這也成為了本節課的一個教學難點。李春燕老師通過學曆案在學習任務一中引導學生設計實驗并觀察碘在不同加熱條件下的升華現象,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專業方案引導下,真實經曆科學探究的過程,科學探究能力得到發展,教學難點得到很好的突破!
杜鵑老師和周争榮老師對《物态變化專題之汽化(沸騰)》進行同課異構。兩位的學曆案設計高度體現了教學評一緻性的教學理念,學習目标的設計清晰明确易讀,關注學生知識生成和能力發展的同時,指向科學素養的形成。三個學習任務的設計,從認識沸騰現象,到理解沸騰的實質,最後應用液體沸點進行科學解釋,層層遞進,高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杜鵑老師的學曆案課堂通過問題引導、實驗指導、實驗記錄表的精心設計等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嚴謹的科學實驗,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等科學探究能力得到發展。在課堂中,能看到表現精彩的學生,透過課堂,也能看到教師在基于學曆案的教學設計中的專業素養!
周争榮老師善于捕捉學生的課堂課堂生成,重視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的真實現象,并利用課堂生成促進學生思維的進一步發展。教學就是這樣,在師生的互動中,學生總能給予教師預設之外的驚訝,而智慧的教師總能将他們化為課堂中的驚喜!
本次科學組“以學曆案為載體教學評一緻性”教學展示活動暫告段落,但這絕不會是終點,而是又一個新的起點,以學曆案為載體的課堂不僅要展示交流,更要進一步落實在常态課堂中。以學曆案為抓手促進課堂有效轉型,我們永不停歇!
12月24日下午,數學教研組組長魏正明老師和骨幹教師姚秋英老師開展了一次學曆案同課異構展示課、為數學組教師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研讨學為中心如何落地的平台。
先由魏正明老師帶來了一節學曆案新授課展示課,以《角的和差》為課題設計了學習任務。先觀察3個角之間的關系,結合線段和差的定義類比出角的和差定義,由小組合作探究實驗一步步啟發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發展思維模型建構的能力。接着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模型的應用能力。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都十分感興趣,積極地進行小組合作實驗,學習氣氛活躍,充分體現以學為中心。
随後姚老師以自己的教學設計《角的和差》為例,重點從課時的設置,指向核心素養的學習目标,教學評一緻性分析以及學後反思這幾個方面,深入剖析“學曆案”課堂的優勢,通過理清目标關系,逐步提升學生學習力,将知識與能力目标相匹配,結合學校實際與學科特點,總結可供借鑒的思想與經驗,讓在座的教師都收獲滿滿。
最後,有豐富的學曆案經驗楊敏麗老師進行了對以上兩位老師進行了充分的肯定,楊老師結合她對學曆案的了解,解析了學習目标如何基于課程标準,教材,學情以及核心素養,如何做到目标三維叙寫,如何梳理目标與目标之間的并列關系和遞進關系等。在評價設計部分,楊老師重點講述了評價任務的設計必須始終緊扣學習目标,起到檢測達成的效果。其次,評價方式形式可以多樣,并且評價應該貫穿于學習的整個過程。資源與建議部分,楊老師結合自己的案例從知識地位與作用的闡述、知識結構與學法建議、精準把握重難點三方面進行展開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學習過程設計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學習的過程應注重以學生為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師留白,生留痕”。
本次理科專場“以學曆案為抓手,研讨學為中心如何落地”主題教研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科學數學教研組學曆案核心團隊教師的引領示範作用,以“以學曆案為抓手,研讨學為中心如何落地”問題為導向,通過集中研讨,發揮集體智慧,總結過程經驗,為學科組的發展,教師隊伍的建設提供了新的動力。通過積極推進“以學曆案為抓手,研讨學為中心如何落地”的課堂轉型,我校教研組、備課組的教育教學研究更具魅力與凝聚力,讓校本教研真正地服務于教學,受益學生,為學校“宸星”教育理念注入新的活力。
報道:李玲、吳連成